米乐m6温科院园林学院:向“新”而行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13 18:03:17    浏览:

[返回]

  米乐m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产教融合培育“五彩园匠”,依托校办企业瓯园、原野产业学院、浙南农业科创园等平台,点线面结合打造“三园三院、纵横互联、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如今,越来越多的“五彩园匠”走出校园,迈向广阔田野,他们在农业农村广阔舞台上,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该院聚焦课程建设,将专业与情怀、劳动与技能、美育与教育全真全情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从思想(红)、生态理念(绿)、数智技能(蓝)、人文美育(紫)、创新创业(金)五大维度校企合作构建“五彩课堂”,通过“特色活动+示范课程+案例库+专业实践”四轮驱动,以“教师进园区、学生进工段、教学进现场”等方式打造“行走的课堂”培植园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共研产教融合课程标准,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国际办学合作、校际联合培养、社会培训,以教学项目与横向课题相融通、校企共同录制微课、开发虚拟仿真软件、开发教材等途径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入选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农林)课程和教材建设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5门,建设“十四五”、“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技工教育规划教材、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等国家级教材6部,浙江省规划教材3部。使用园林国赛等5个虚拟软件开展实训教学,受益师生2000余人次,利用资源每年开展花艺师等培训鉴定60余期。

  “老师,您看作得对吗?”这个春天,学院的智慧教室里,园艺专业的徐双双老师正联合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企业导师,带领园艺专业的学生进行真实生产性实践学习。携手原野公司建设打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以技术技能为纽带建立校企育人共同体,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生动写照。

  2023年3月,学院牵头省内相关高校、农科院所和企业代表等47家单位成立浙江省园艺康养产教联盟,致力于构建温台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浙江省“十三五”园林园艺基地示范性实训基地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20个,主持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15项。校企共育师资,新增全国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专家名师6名,实现“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全员育人、“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基地实践”全方位育人、“招生-培养-实践-就业”全过程育人,打造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教集聚体,服务地方产业加速升级发展米乐m6。

  近五年学院共输出7000余名人才,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匹配新型生产关系,符合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急需技术技能人才,涌现一批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省林业乡土专家、浙江工匠、省技术能手。

  今年3月,温州市三垟湿地的美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被频频转发,“油画中的风景”引得众多游客打卡参观米乐m6。学院学生通过“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孵化机制积极参与了温州瓯柑精品园、湿地、绿地等市域内诸多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借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建造自然生态风景,形成湿地农林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通过结对共建、资源互补、实践交流等方式米乐m6,学院积极开展“技能大师进课堂”“劳模田间课堂”等专业实践和科普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省内湿地、花园庭院、城市阳台等建设,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组建新青年下乡服务队,打造“五彩服务”品牌,开展“耕读三农”、“农耕科普”等下乡服务100多次,普及人数上万人米乐m6。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世界花园大会高校联盟花园设计组金奖、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省会展策划创意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荣誉35项,学生授权国家专利6项,连续四年蝉联省乡村振兴大赛金奖5项。

  产学研成果转化是提升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院联合企业以“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团队-产业研究院”发力,近五年派遣省市科技特派员80人下沉一线,组建林下经济、规划设计、生态康养等8支专家团队,建成国家级、省级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7个,辐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十万亩,新增经济效益超3亿元,开展社会服务21666余人次。(通讯员应苗苗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CEP290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患有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即“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

  前不久,“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话题冲上热搜,更带火了“食物香氛”这个概念。不少网友诧异:食物香味还能“造假”?

  10日上午,“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这标志着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具备迎接工艺验收的条件。

  5月10日,一场代号为“应急使命·2024”的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在浙江金华等地举办。演习模拟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米乐m6。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

  日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文昌发射场”),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航天热土上,凝望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奔月的壮美轨迹,人们挥舞国旗、高声呐喊,满眼皆是对星辰大海的美好向往。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和种业振兴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为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重要部署,今年发布的《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所需,崖州湾科技城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全力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