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濒危”桃花水母现身太原汾河景区四期 二十余年治水打开山西生态新画卷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16 03:03:27    浏览:

[返回]

  米乐m6近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出现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景区四期米乐m6,这在该省尚属首次。“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小时候看到过之后就没见过了,突然最近发现,真的是太惊喜了”,一位太原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感慨道。

  多年来米乐m6,太原市在水利发展、环境保护上的不懈努力,使得几乎断流的汾河“清水复流”。水利设施的修建、沿河绿化工作的推进、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等举措,都可能是促成桃花水母这一惊喜现身的背后功臣。

  何为桃花水母?它是世界一类濒危的古老腔肠动物,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其体态晶莹透亮,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无头无尾呈圆形,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中间长着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它们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被视为水质纯净的象征。

  资料显示,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居住在池塘、湖泊和河流,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

  专家推测,桃花水母的水螅体和休眠卵可能是由迁徙的水鸟带入汾河景区的,而景区的环境条件恰好适宜其生长。对水质要求十分严苛、被誉为“水质检测器”的桃花水母的出现,无疑代表着汾河太原城区段水环境的极大改善。

  桃花水母为何会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出现?资料显示,太原市为让汾河“清水复流”,已经付出了二十余年的努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汾河流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米乐m6,河道几乎断流,干流劣Ⅴ类水质比例一度达到68%。1998年,汾河太原城区段吹响了治理美化的号角,一期工程从加固扩建大坝着手。当时河道里杂草丛生,为改善蓄水功能,千余百姓义务参与到清除工作中。2000年8月,汾河太原城区段开始蓄水,往后每年都会从汾河水库进行生态补水。

  之后,太原市投资6亿元,继续向北、向南延伸,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将向北延伸部分建设成宽近500米,长2400米“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公园,实现了净化水体的目的。这一工程2005年10月开工,2007年10月竣工,水质提升也一直在持续。

  从2008年开始,太原市环保部门瞄准污水处理发力,汾河沿岸企业实现闭路循环。沿岸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市县污水处理厂实现开工建设,2009年全部建成并投运米乐m6。同时,汾河边不批建含磷、氨、氮等物质的有毒有害企业。

  2016年8月,汾河三期工程乘势而上。2019年5月,北起祥云桥,南至迎宾桥南2公里,全长12.5公里的三期工程正式竣工。三期工程建成后,汾河景区新增水面面积3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75万平方米,蓄水量达1450万立方米,长度达到33公里。

  2020年,太原市实施了汾河上游四期湿地公园建设。该河上游种了200多万株水生植物,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体。这样的湿地,汾河太原城区段已经建了1万多亩。

  从1998年开始,通过20余年的努力:2020年6月,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终于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2021年21个国考断面全部提升到Ⅳ类及以上水质;2022年1—10月,太原市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米乐m6、河底村、迎泽桥和韩武村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首次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2024年1月至6月,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均为优良水体。

  人不负江河,江河定不负人。如今,山西汾河治理一盘棋的格局正在形成,太原将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让“母亲河”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让“锦绣太原”以最佳姿态迎八方宾朋。

搜索